Article Background

從用戶界面反應不一致性反思軟體品質管理

最近在一個合作案中,我提出一個對用戶介面行為的疑問,當下沒意識到對方QA的反應有什麼特別,忙完後,那晚習慣性地復盤,發現自己漏掉的關鍵,算是一個軟體品質當中比較特別的情況,也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。


A confused user facing the different behaviors of same controls
我到底應該怎麼操作?

Multiple code branches to react the same interactions
千絲萬縷的重複造輪子,會從各種細節中洩漏開發團隊的秘密

原始碼層面的風險

  • 錯誤概率增加:相似功能的多種實現方式意味著每種實現都可能包含自己的錯誤。
  • 測試難度提升:當相同的功能有多種行為模式時,測試覆蓋變得更加複雜。
  • 重複原始碼風險:不同的實現途徑可能導致原始碼重複,一處修改而另一處遺漏的風險增加。

維護性與品質持續保障

  • 維護成本增加:修改一個功能時可能需要追踪多處實現,增加錯漏的可能。
  • 連鎖反應風險:功能變更時,不一致的實現容易導致意外的連鎖反應。
  • 品質退化加速:隨著時間推移和功能迭代,不一致性問題往往會逐漸擴大,導致品質加速退化。

品質保障策略

系統性質量控制

針對界面行為一致性問題,我們需要建立系統性的質量控制措施:

  • 將行為一致性納入質量驗收標準:在功能規格之外,明確要求相似元素應具有一致的行為。
  • 原始碼審查中增加一致性檢查點:在原始碼審查過程中,特別關注類似功能的實現方式是否一致。
  • 建立行為一致性的自動化測試:開發測試腳本來檢測界面元素的行為模式是否符合預期的一致性。

架構層面的品質保障

要從根本上解決一致性問題,需要從架構設計入手:

  • 組件的標準化與重用:為常見UI元素創建標準組件,統一其行為模式。
  • 統一的事件處理機制:建立集中式的事件處理框架,確保相似事件的處理方式保持一致。
  • 品質與架構的整合思考:在架構設計階段就考慮行為一致性問題,而不是將其視為純粹的UI問題。

品質流程優化

從流程層面,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:

  • 提高QA團隊對一致性問題的敏感度:培訓QA人員識別和報告不一致性問題,就像我們案例中的QA一樣。
  • 在開發與測試協作中建立一致性檢查點:在早期開發階段就開始討論行為一致性問題。
  • 案例積累與標準完善:建立不一致性問題庫,持續完善相關品質標準。

最後…

用戶界面的行為一致性看似是表面現象,實則是軟體內部品質的外部表現。我們的案例雖小,卻揭示了潛在的系統性品質問題。通過關注這些日常的小案例,我們能夠發現並解決更深層次的品質隱患。


需要專業協助嗎?

我們的顧問團隊成員都是有超過20年的商業產品開發經驗的資深工程師或高階管理人員,
從用戶上億的App到服務超過3萬商家的B2B SaaS平台,我們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,
無論是:

  • 測試團隊的組建
  • 測試策略的制定
  • AI工具的導入
  • 測試流程的優化
  • 開發流程的評估
  • 開發團隊的建置

我們都能為不同規模和型態的團隊提供專業建議和具體解決方案。如果您正在為類似的問題煩惱,歡迎 與我們的顧問團隊聯繫